鲜肉包和酱肉包的区别?

鲜肉包表皮松软可口,生肉馅搅打得宜,馅料浓郁。
酱肉包子除了包子皮厚薄适中,包子馅也很有讲究,酱炸过放入肉丁炒至炸出香味,调入老抽和胡椒粉,饧过的面团揉成长条状,切成小剂子。按扁,擀皮。入酱肉馅,包成包子即可,先把锅里加水,稍微加热一会,使温度不超过40度。
然后包子摆入蒸屉,放好后发酵30分钟左右,然后再开火,水开后20分钟即可,关火后可以焖几分钟再出锅。美味的酱肉包子可以吃了
二、肉包的做法?原料:
普通面粉300g 五花馅200g 杏鲍菇2个 胡萝卜半个 盐少许 糖少许 五香粉少许 胡椒粉少许 生抽少许 老抽少许 淀粉少许 蚝油一大勺 酵母粉3克
1. 搅拌桶中加入300克面粉、一克盐(增加面皮筋性),10克细砂糖(促进发酵和增加面皮口感)、3克酵母,用筷子搅拌均匀。
2. 倒入180克清水,用筷子搅拌成旭状,用和面机继续和面。
3. 大概6分钟,面团已经非常柔软,没有和面机厨师机就用手揉面,大概肉8分钟,面团就会非常柔软。
4. 盖上湿布,醒面10分钟,醒面结束后继续用和面机揉面3分钟,经过第一次醒面后再揉面,面团充分吸收水分,变得柔软细腻。再次盖上湿布,醒面(发面)40分钟。
5. 趁着醒面时间,把杏鲍菇和胡萝卜切粒。
6. 起锅烧油,把五花肉沫倒进去,中大火翻炒。
7. 把五花肉沫炒至微微出油发白,倒入杏鲍菇粒胡萝卜粒,加入一点点盐、糖、五香粉、胡椒粉、生抽、老抽、一大勺蚝油,继续翻炒至所有食材吸收酱汁。
8. 炒至上色后,加入一大碗清水,盖上锅盖,中小火烧10分钟,让五花肉慢慢卤。
9. 10分钟后,肉沫已经充分上色吸收酱汁,酱汁也变得浓稠,倒入小半碗淀粉水。
10. 继续翻炒至酱汁快收干即可关火,将卤肉倒入大碗中放凉。
11. 40分钟后,面团已经发酵至2倍大,蜂窝非常时期明显(每个地方的温度不一样,具体看面团发酵大小)。
12. 取出面团,按压成大长方形,中间切开,再搓成条,把长条面团平均分成6份,把第一份面团揉成小面团。
13. 用擀面杖,把小面团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大面片。
14. 把大面片放在手心,加一大勺卤肉馅,一褶褶的按压收紧包子口。
15. 这个包子就做好了。
16. 垫上油纸,把包子醒发15分钟。
17. 15分钟后,包子已明显醒发。开火,水开后放入包子笼屉 盖上锅盖,大火烧开转中火继续蒸15分钟,时间到后关火,不要打开去,继续焖5分钟。
18. 看,包子一个个胖胖的,软软的。
19. 咬一口,卤肉香味浓郁,酱汁丰富。
20. 好吃卤肉包子,早餐来一个,上杯茶,日子真美好。
三、肉包的来历?具体来历不得而知,但据传肉包是南北朝时期北方民间的食品,由于当时交通不便,很难保存食物,于是就将肉剁成末,加入大葱、姜等调料做成馅料,再包在面皮里蒸熟,以方便保存和携带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肉包逐渐成为北方、尤其是东北地区非常普遍的小吃,而后在其他地区也逐渐流行开来。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肉包的基本成分都是面粉和肉馅,但由于不同地区的风味习惯不同,肉包也因此出现了许多口味变化,例如咸肉包、甜肉包、酥皮肉包等等,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。
四、肉包的种类?包子的种类非常多,其中最有代表的有十二种。他们分别是天津的狗不理包子,上海的小笼包。
广东的奶黄包,叉烧包。
新疆的烤包子。
山东的水煎包。
四川成都的韩包子。
武汉的四季美灌汤包。
河南开封的一品包子。发面包子。有津津小吃豆沙包。佛家的素馅包子。
五、小肉包的做法,小肉包怎么做好吃,小肉包的家常做法?原料:
皮料:面粉500克酵母3克泡打粉8克糖60克水250-300克馅料:猪肉150克葱白50克马蹄50克调料:盐3克味精5克糖8克猪油10克制法:
1、把猪肉、葱白、马蹄切碎,放在碗内加入盐、味精、糖拌匀再加入猪油拌匀成馅料。
2、把面粉、泡打粉和匀,开窝;加入酵母、糖、水揉成面团静置20分钟,搓成长条,切成约30克的剂子,压扁,擀开。
3、将皮子包入馅心,捏成雀笼形,常温醒30分钟,上笼蒸7分钟即可?
六、酱肉包和鲜肉包区别?酱肉包的馅肉是腌制过的,不是当天的肉产品。鲜肉包的馅肉是用当天的肉产品做的,肉质新鲜。包子是人们喜欢的面食,常常食用。包子里面的馅料有多种多样,有甜的,有咸的。有猪肉的,牛肉的,素菜的,都可以做成包子馅料。酱肉经过腌制也是很进味的肉食。
七、肉包菇的做法?1.将香菇用水发好、笋(选用熟笋)洗净,均切成小粒;猪肉洗净,切成碎粒,备用。
2.将猪肉放入盆里,加入精盐、味精、酱油拌匀,分次加入水,顺着一个方向慢慢搅动,搅成糊状后,加入香菇粒、熟笋粒、麻油、胡椒粉,调拌均匀,即成馅料。
八、地衣肉包的做法?将地衣洗干净以后切成丁,放到肉糜里面放入适当的调料,一起搅拌,然后,作为包子的馅料
九、酱肉包的来历?酱肉包起源于康熙40年(公元1694年)的北京城。
当时,一个山东书生上京赶考,结果名落孙山,盘缠也已用得差不多了,于是他便合计做个买卖,边赚钱糊口边读书考取功名,就在西单牌楼附近开设了一家酱肉店。
此店由于味好量足,买卖越做越红火。人们吃后,觉得肉味鲜美,从此,一传十,十传百,购买者越来越多,生意兴隆。
后来书生把母亲接到北京居住,书生的母亲心灵手巧做的包子非常好吃,随即又在酱肉店旁边开了一家包子,书生的母亲帮忙打理包子店。
由于包子做的色香味俱佳、馅料香而不腻,味浓润爽、咬一口油水汪汪,包子皮玲珑剔透,顾客都非常喜欢。
后来由于母亲年岁已高,思乡心切,书生便携家人回到了家乡---山东曲阜,书生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便将酱肉店和包子店合并。
由于书生做的包子鲜香可口,深受当地百姓喜爱。后来被孔子后裔----“衍圣公”府中厨子发现,并带入府中让 “衍圣公”品尝,“衍圣公”品尝后连连称赞,“真乃包子中的也”!
后人将酱肉制作工艺传承下来。
十、生肉包的做法?1面粉放入盆中间挖个坑放入酵母,再倒适量温水把酵母发湿
2再倒适量温开水把面粉拌成无干粉的棉絮状,水毛毛加不要一次性加完,然后开始揉面,把面揉成光滑的面团
3用盖子盖好或者湿布盖或者保鲜膜,放温暖处发酵
4发成2倍大,面粉拉开很多蜂窝状就发酵好了,再揉一会把气排掉,盖上盖子静止15分钟(我这边今天30℃放窗边发酵了1个小时)
5肉糜,葱,姜切好去一个大点的盆放入肉糜,再放少许温开水一个方向使劲搅拌,让肉吸收水份;
6再放入生姜沫,葱,生抽,耗油,香油,盐,少许白糖搅拌好面团分成适量大小,用擀面杖擀成边缘薄中间厚的圆皮再放适量肉馅,然后左手心稍稍向下弯,先用右手的食指和母指把面皮捏起来,再用左手的食指把旁边的面皮推向右手食指的位置,形成一个褶子,松开右手的食指和母指,把褶子和面皮捏在一起。形成一个褶子,如此类推下去。捏完最后一个褶子后,把收口捏紧后轻轻扭一下,一个包子就做好了。
7收好口再整理一下就更漂亮了包好的包子放入蒸锅中,下面铺蒸布 或者油纸或者刷层油,再盖上盖子第二次发酵,发15分钟;然后开火蒸15分钟,我的包子很小时间用得少,如果包子大就20分钟;蒸好后关火再闷3分钟就可以了


声明: 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配合处理!

原文地址: 鲜肉包和酱肉包的区别? 发布于2024-06-26 10:29:21